郑州市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
大量收23-24年高新技术企业,干净无异常即可,有资源的朋友欢迎私聊合作:15915898572(同微信)
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136”工作布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持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积极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全省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我市企业创新发展,以分层分类、梯次培育为着力点,坚持“突出引导、县乡联动、量质齐升”原则,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形成“孵化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树标一批”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格局,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逐步建立完善以科技型企业为基础、科技小巨人企业为支撑、瞪羚企业及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体系,打造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聚不断加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30家以上,郑州市科技型企业每年新增65家以上,到2025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6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郑州市科技型企业达到475家。到2026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0家。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专项计划,夯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基础
1.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体系。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双创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园等载体建设,依托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特色学科优势建设专业性大学科技园,鼓励好想你、遂成药业等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创新资源、市场渠道、供应链等优势,高标准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引导各类孵化载体打造市场化、专业化、全链条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发挥孵化器作用,建立多层次培育体系,完善孵化载体绩效评价机制,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培育各类孵化载体、专业众创空间等5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2.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服务。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针对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开展梯度培育和差异扶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管理指导、技能培训、市场开拓、标准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每年组织开展不低于5场次政策宣讲、重点辅导、咨询答疑等,确保每年新增郑州市科技型企业65家以上。对新认定的郑州市科技型企业每家给予2000元奖励,由市财政予以保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3.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按照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要求,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做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推荐工作,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评尽评”,不断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覆盖面,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相关政策提供服务保障。力争2025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6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二)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专项计划,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核心骨干力量
1.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围绕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按照主要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达到一定比例等条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建立培育台账,梳理企业存在的短板弱项,明确企业成长路线图和时间表,建立帮扶机制,进行跟踪对接,主动服务,帮助企业尽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荐一批、认定一批”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2.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管理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放管服”要求,市科技局要联合财政、税务部门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评审工作机制,简化工作程序,畅通申报渠道,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便利化。鼓励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代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引导中介机构规范参与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事后监管和惩戒力度,对提供企业申报数据与事实明显不符、经核实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企业,按规定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并依法追缴奖补资金,对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的中介机构和有关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3.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政策。激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5万元奖补,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重大产品创新、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示范等研发活动,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按照当年度市财政科技专项预算确定实际财政补助拨付额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资金由郑州市财政和我市财政按照3:7比例分担。(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4.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招商引进力度,压实工作责任,将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不断提升招商落地项目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三)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
1.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认定奖补、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科技创新政策,持续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研发经费投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且占比高和增速快的规上工业企业,进入河南省前50名的企业给予每家50万元奖补(两者不重复支持),用于研发和绩效工资。对研发经费投入河南省前200强的规上工业企业,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集成项目、平台、人才等相关资源进行重点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2.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全市规上企业达到“有研发费用、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产学研合作”的“四有”要求,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每年新增省级(含)以上研发平台不少于1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3.实施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全市科技创新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瞄准事关我市产业、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鼓励、支持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成立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提升我市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4.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一流大学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等,探索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支持企业与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等联合开展成果应用推广、标准制定以及中试熟化、产业化开发等活动,校企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技术转移机构市场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推动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面向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探索多元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5.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特别是产业发展前沿、科技创新核心的关键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每年推荐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6.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鼓励合作金融机构开展“郑科贷”业务,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引导创投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优化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降低科技企业贷款融资成本,改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融资。(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金融服务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构建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协同,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联动的工作体系,统筹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形成工作合力。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要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协调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经费保障,积极推动本辖区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二)加强责任落实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分析,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及时跟踪、研究。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制定细化措施,分解落实责任,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有效开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三)加强资源保障
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和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各类科技计划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鼓励、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在企业布局。充分发挥各类资金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要为辖区内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四)加强政策落实
推动惠企创新政策扎实落地,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税收优惠、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健全企业创新政策落实的跟踪问效机制,并将政策落实情况作为督查激励考核的重要参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五)加强宣传引导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丰富政策培训形式,利用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开展政策宣讲、业务辅导、咨询答疑等,着力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和落地率。支持各类新闻媒体开设宣传企业技术创新的专栏和专题节目,总结推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典型经验和案例。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开区,各乡镇、街道、管委会)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上一篇: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实施细则
栏 目:河南高企政策
本文标题:郑州市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
本文地址:https://www.gqrdw.com/henan/6905.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3-28郑州市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
- 03-27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实施细则
- 03-13柘城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 03-04开封市杞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杞县支持企业“升规纳统”八条激励措施
- 03-03平顶山市宝丰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宝丰县科技创新创业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
- 01-15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6年)
- 12-02驻马店市智慧岛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驻马店市支持驻马店智慧岛建设若干政策(暂行)
- 06-21洛阳市伊滨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科技创新引领伊滨科技城建设的若干措施
- 06-04驻马店市西平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西平县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
- 04-18郑州市航空港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阅读排行
- 1郑州市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新郑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
- 2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实施细则
- 3柘城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 4开封市杞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杞县支持企业“升规纳统”八条激励措施
- 5平顶山市宝丰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宝丰县科技创新创业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
- 6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6
- 7驻马店市智慧岛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驻马店市支持驻马店智慧岛建设若干政策(暂行)
- 8洛阳市伊滨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科技创新引领伊滨科技城建设的若干措施
- 9驻马店市西平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西平县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
- 10郑州市航空港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推荐教程
- 09-092022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河南省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
- 05-24许昌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落实国家和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
- 07-22洛阳市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
- 02-23周口市川汇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川汇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
- 03-09新乡市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新乡高新区关于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奖励办法(试行)
- 05-19信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信阳市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 (征求意见稿)
- 05-21濮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濮阳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四个一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11-11安阳市汤阴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汤阴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推进产业集聚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 05-13平顶山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平顶山市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院系)科研机构科技合作的若干政
- 09-09[失效]2022年漯河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漯河市科学技术局进一步纾困解难促进经济稳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