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永康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永康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2025版)(征求意见稿)
永康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版)(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委、金华市委和我市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快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奋力在高质量赶超发展中挑大梁走前列,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制定以下政策。
一、强化科技创新(市科技局牵头)
深入实施“33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围绕完善和优化科创平台体系,重点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新科技企业培育,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力争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0%。
(一)加强科创平台建设。对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奖励500万元;经评估优秀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按省奖补金额1∶1给予配套。对首次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对获批省级创新联合体的牵头企业,奖励100万元。对经认定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重点企业设计院、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仅适用于工业企业),按照上级补助额给予全额补助。对首次被认定为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期内市财政补助总额不低于省财政补助,对新认定的市级技术创新中心,每家最高奖励50万元。支持具备基础研究能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等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小试基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实施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验收后按上级补助额的50%给予奖励,每个项目最高补助500万元。鼓励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项目经费投入额的4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的项目,通过验收后每项给予5万元奖励。对医疗机构入选金华市级重大、重点及公益技术应用研究的卫生健康类科技计划项目,给予项目预算经费50%的财政经费补助,每个项目最高补助50万元。对派驻到我市的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项目每项最高补助40万元,个人科技特派员项目每项最高补助20万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局)
(三)深化科教人才一体化发展。探索校企“人才双聘”机制改革,支持科研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有序流动,探索柔性引才支持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可按规定享受生活补助、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支持。迭代出台“智汇丽州”引才办法、人才安居安心工程实施意见2.0版,加强人才在永创新创业激励保障。2025年,力争引育领军人才超10人、高技能领军人才超40人,新增创新工程师1000人。落实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试点,优化海外人才来永便利化服务,支持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设立海外研究院。对获批国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的,每家最高奖励100万元、30万元。对引进海外工程师的单位,经认定,给予支付年薪总额的50%、每年最高30万元补助,最长补助3年。对入选省外国专家工作站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市外办、市财政局)
(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对首次被认定为省科技领军企业、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每家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对首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每家企业奖励40万元,重新认定的每家企业奖励10万元。支持科技企业使用创新券购买创新创业服务,创新券的抵用比例为50%,每个项目最高可用3万元(工业设计项目2万元),每家每年抵扣最高20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五)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100万元以上,两个年度研发费用总额持续增长,研发费用投入强度达到规定要求的,根据本年度增量(最低50万元)按10%的比例,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补助;其中省科技领军企业、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按20%的比例,最高给予 200万元的补助。国有企业当年的研发投入在国有企业年度考核中视同利润加回,并可最高加计至180%。市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持续健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考核机制,对纳入国有企业关键技术攻关清单项目产生的研发投入,加回比例调整至200%。(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办、市税务局)
(六)增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用好“浙科贷”、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支持,对科技企业给予专项授信额度、贷款期限、利率优惠等政策倾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科技专项贷款,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对利率不超过当期LPR上浮100BP的信用科技专项贷款,按次年结清本息的贷款总额的0.8%给予企业补助,每家企业年度奖励不超过5万元。(责任单位:市府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永康金融监管支局)
二、深化重点产业链培育(市经信局牵头)
深入开展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全力培育光伏及储能、电动工具及农机装备、智能家居等重点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有永康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202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力争重点产业链总产值破千亿。
(七)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现代五金、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优势传统行业与智能制造、绿色智造、服务型制造等深度融合,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服务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聚焦光伏储能、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培育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化产业集群。瞄准低空经济、氢能与储能等新领域新赛道,前瞻布局未来产业。2025年,永康市先进制造业平台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50%以上、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招商中心)
(八)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完成设备更新2000台(套),组织实施2个以上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项目。融资租赁支持设备更新投放超1亿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
(九)支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发展。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积极配合金华做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以电动工具、磁性材料、服装三个试点行业为切入口,加快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力争2025年,新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家以上,培育未来工厂及试点企业1家以上。2025年,新增数据知识产权登记30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十)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强链主企业培育,强化链主企业引领,协同推进七条重点产业链培育。重点支持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入链、对标提升、快速形成产业,增强配套能力,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企业质量、标准、品牌、专利建设,研发平台建设、科技投入、成果转化、融资需求等精准施策、精准指导,合力推进培育早出成效。(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府办)
(十一)强化工业用地供应服务保障。2025年,全市新出让工业用地1500亩以上,其中永康市先进制造业平台500亩以上,出让建设用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30%。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5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00万亩,盘活的存量土地优先支持七条重点产业链发展。(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
(十二)强化政府产业基金引导。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招大引强作用,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定量化容错免责机制、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健全投资风险防控体系。积极参与省“4+1”专项基金,引导省级资源服务金华产业发展。动态扩大市产业基金(母基金)规模。发展耐心资本,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国资办、市产投集团)
(十三)加强创业创新孵化载体建设。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对新通过备案的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分别奖励40万元、20万元。对获评国家级、省级优秀众创空间的,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在孵企业或毕业后一年内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每认定一家给予孵化器10万元的奖励。鼓励各类创业创新孵化载体为在孵企业减免办公、实验、科研和生产用房租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三、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局牵头)
全面落实省、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统筹用好《关于全面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推动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金融、软件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加壮大,商贸、文旅、影视等生活性服务业供给更加优质。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十四)打造高能级服务业平台和骨干企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支持中国科技五金城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打造高能级创新发展区,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中,优先安排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用地指标。在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商贸流通等领域积极培育省级服务业领军企业,对入选的领军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五金城集团)
(十五)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制造业、普惠小微以及“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金融助企纾困力度,用好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并扩展至中型企业,2025年新增中型企业无还本续贷金额18亿元。继续鼓励金融机构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有意向的上市公司或大股东回购和增持公司股票。鼓励金融机构推动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品种发行或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支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责任单位:永康金融监管支局、市府办)
(十六)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广告产业数字赋能发展,围绕永康五金特色产业,鼓励发展以数字技术贯穿平台经济全产业链的广告业经济新生态,引导传统广告行业深度参与“永康五金”区域公共品牌推广工作。加快永康市软件信息业发展,为推进软件产业链提升发展提供普惠型产业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半”,重点软件企业享受所得税“五免后减按10%”优惠政策。加快大学生欢迎中心和现代五金产业人才学院建设,赋能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我市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化、专业化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股权融资、数字经济、涉外商事等与我市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司法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
(十七)支持打造文旅体消费品牌。推进文旅投资“双百”计划,推进方岩景区按5A级景区提质,鼓励城市转型退出的工业用地,根据相关规划用于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支持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对我市获评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的单位等给予支持。列入省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赛事1个及以上。(责任单位:市文广旅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
四、国际陆港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市交通运输局牵头)
深入对接义甬舟、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加快构建“一绕两环两横两纵”高快速路网,统筹谋划合温高速永康段、S321(烈桥至武义)、丽州北路延伸、老330国道快速化改造等一批项目前期。
(十八)加快永康国际陆港建设。深化打造金华国际陆港枢纽永康片区,推进永康五金物流港、永康国际陆港等项目建设,布局海关监管场所等功能,深化“港务、关务、船务、信息、管理”五位一体化改革,探索铁路、港口、海运、通关等业务环节“一单到底”的服务,推动港口功能向永康延伸。(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指挥部、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市发改局、市交旅集团)
(十九)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落实永康市交通物流奖补政策,支持和鼓励网络货运平台等业态发展,对取得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的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在《关于全面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永政办发〔2024〕40号)的基础上,按平台企业当年营业额的1%予以增量奖励。调整优化运输结构,进一步发展海铁联运市场,持续推进省“四港”联动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对从事永康市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的承运平台企业,经永康铁路站实际到发的集装箱重箱,按每标箱380元标准补助。2025年,永康海铁联运集装箱运输量力争达到10万标箱以上。继续实施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通行费六五折优惠、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免费政策。2025年新增综合性服务站点3个。(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铁路指挥部、市交旅集团、市邮政管理局)
(二十)加强低空经济财政保障与金融支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财政预算等资金,加大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新开低空航线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低空“链主”企业培育引进、低空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低空基础设施单独选址项目和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用地指标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向低空经济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贴息、开展融资租赁等;通过股权投资、债券发行、信贷担保等多种工具,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府办、永康金融监管支局)
(二十一)稳步推进交通惠民。继续推进实施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新改建5公里、大中修60公里,实现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100%。服务农业生产、宽度在8米以下且不纳入国家交通路网的乡村公路实施新建改建时,视同农村道路予以支持。新建“司机之家”1个。2025年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93%。(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五、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市商务局牵头)
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打好外贸“稳拓调”组合拳,大力引进高质量外资,加快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货物贸易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基本稳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际使用外资4000万美元,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30%以上。
(二十二)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实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补助政策,将更多市场需求广、更新换代潜力大的产品和领域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开展老旧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将新增手机、平板、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空气净化器等纳入以旧换新商品品类。利用电商直播带货等消费新场景与线上零售平台开展合作,政企联合提供更多优惠举措。开展“厨卫换新”试点。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
(二十三)全面激发消费活力。统筹规划全市商业布局,激活解放街商圈消费潜力,打造永康之芯消费新地标。加快发展演唱会经济、赛事经济,全年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50场。支持创建省级高品质消费集聚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推动直播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在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应用直播、元宇宙等消费新场景。围绕平台经济“繁星闪亮”工程,深入推进平台企业服务指导站工作,新培育“绿色直播间”6家以上。积极培育品牌赛事,全年举办各类赛事活动150场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市场监管局)
(二十四)推动对外贸易稳量提质。深入推进永康五金“品牌出海”行动,2025年支持重点展会不少于50个,组织不少于40个团组、800家次企业赴境外拓市场。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延续实施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支持关键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对我省鼓励产品和技术目录内的先进产品技术进口等给予贴息支持。强化外贸风险防范,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案件,加大对欧美等重点市场“双反”调查案件的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保覆盖范围。对出口额6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参与出口信用保险政府统保的,保费全额补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从事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的个体工商户发放外汇贷款,继续扩大跨境电商外汇便利化政策惠及面。(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府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永康金融监管支局、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
(二十五)大力吸引和利用高质量外资。落实好省级外资支持政策,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重大服务业、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项目。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市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落实设立支持、科研激励等帮扶政策。强化要素支撑,全市层面统筹90亩以上用地指标专项用于外资项目落地。2025年争取招引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招商中心、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六、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市发改局牵头)
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千项万亿”工程盘子,2025年推进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25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65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二十六)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带动支撑作用。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保障机制,推进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建设,迭代总投资亿元以上市重大项目库,支持重大建设项目审批能快则快、要素保障应保尽保。用好市本级重大项目前期经费,强化重大项目谋划推进。加强重大项目谋划招引,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盘子,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管办、市招商中心)
(二十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抢抓国家政策契机,全力争取“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及各类上级补助资金,力争我市争取上级资金额度占金华份额10%以上。全市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中长期项目贷款保持增长。(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府办、市财政局、永康金融监管支局)
(二十八)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持续落实“民营经济37条”,推动“4+1”专项基金、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新增能耗等要素投向民间投资项目。2025年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不少于3个。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投资,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细则。单列100亩用地指标全力保障中小企业需求。(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十九)强化用地用林要素保障。2025年全市供应建设用地不少于3000亩,力争1个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争取省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少于230亩。继续做好全市重大制造业项目统筹保障,对投资10亿元以上的给于一定比例的用地指标保障。积极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收回收购存量低效用地。保障全市林地要素1500亩以上。(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十)强化用能要素保障。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原料用能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总量、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绿证抵扣能耗等政策,全年保障新上项目用能12万吨标准煤以上,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用能“应保尽保”。全年新增光伏装机5万千瓦以上。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70亿千瓦时左右、天然气供应2亿方左右,新增储能装机1万千瓦。新增公共充电设施150根以上。力争实现市场化电量28亿千瓦时左右,推动工商业电价在原有基础上稳中有降。(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供电公司)
七、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牵头)
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实施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城乡融合工程,推进“强城”“兴村”“融合”,推动城乡区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协调发展。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9,70%的行政村实现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
(三十一)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继续支持建设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带,争取建成省级未来乡村8个。组织实施省级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项目,建设1条年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新建农村充电桩80根以上。深入实施农创客培育工程,促进“新农人”“农创客”、青年人、大学生入乡创业就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水务局)
(三十二)支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对列入上级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按上级规定的标准给予补贴。对未列入上级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但符合我市重点推广的,按购置价补助40%,单个农机最高补助20万元。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按照以下标准给予补贴:水稻(麦)收获后,直接进行机械烘干且达到粮食收储标准的,补贴30元/吨;开展水稻集中育秧30000盘以上,补助2元/盘;粮食、植保或农机专业生产合作社为散户(种植规模不足50亩)提供水稻病虫害防治,单村服务面积100亩以上,且全社服务面积300亩以上,每亩补贴60元;对开展水稻秸秆机械打捆作业的农业主体,补贴20元/亩。培育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被评为国家、省、金华市级示范性统防统治(植保)服务组织的,分别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继续实施农事(农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贷款予以贴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十三)加强耕地保护、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全年实现耕地流入3000亩,完成“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5000亩。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高标准农田储备划定更新,耕地功能恢复、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新增“多田套合”面积1万亩。2025年,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储备区1.08万亩。对全年稻麦复种面积50亩以上的规模主体,按照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220元/亩;单户种植早稻50亩以上的,再增加80元/亩;对一季旱粮种植和“三园”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种植50亩以上的规模主体,按实际种植面积补贴220元/亩;对油菜种植20亩以上不足50亩、50亩以上的规模主体,按实际种植面积分别补贴120元/亩、220元/亩。同时对全年稻麦复种面积不少于50亩;油菜面积不少于20亩;一季旱粮或“三园”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不含麦)种植不少于50亩的规模主体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肥)补贴550元/吨,每季不超过40公斤/亩。(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十四)促进县城承载能力全面提升。2025年,实施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重大项目10个以上,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超过100%。推进特大镇发展建设,做好古山镇“市域副中心”建设。加快数字五金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古山镇、市总部办)
(三十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我市户口迁移条件,推行长三角区域连续居住年限凭证互认,进一步吸引外来人口留永。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实施“居住证+积分制”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医保参保人员就医报销同城同待、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学、职业教育等公共服务政策。利用好政策窗口期,推进医疗、高中硬件条件改善等重要领域的“两重”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建设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健局、市医保局)
(三十六)全力推进永武“山海协作”。强化永康—武义结对协作,编制永康武义山海协作结对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加速推动永武“产业飞地”开发与建设,2025年永武“产业飞地”计划投资7.2亿元,落实飞地收益4500万元。聚焦“产业共兴、平台共建、民生共促”,及时拨付援建资金1000万元,充分发挥援建资金集聚撬动作用。(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招商中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产投集团、高新区)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市人力社保局牵头)
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2025年,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三分之二用于民生领域。
(三十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积极学习推广优秀县市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经验,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机制。(责任单位:市府办、市发改局)
(三十八)推进“劳有所得”。实施县域技能型社会行动,全面推进县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持续构建完善技能培育、技能创富、技能生态三大体系。支持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落实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税务局、永康金融监管支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十九)推进“幼有善育”。尽快出台进一步支持积极生育措施,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总结学习义乌市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经验,开展第二批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打造普惠托育服务进社区亮点工作。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新增儿童友好医院6家。(责任单位:市卫健局)
(四十)推进“学有优教”。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点。纵深推进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省级试点建设。2025年,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新增省现代化学校6所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四十一)推进“住有宜居”。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稳慎有序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鼓励和支持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结合居民意愿和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达成改造共识前提下,开展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间)以上,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00户。全面完成20年以上老旧电梯更新、推动15-20年住宅老旧电梯应更新尽更新,全年完成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45台。(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四十二)推进“老有康养”。全面落实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护理补贴和基本生活补助制度。2025年,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15名,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25人;加大失智照护服务供给,每万老年人拥有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数达20张;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四十三)推进“病有良医”。持续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保院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加快两个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重点专科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持续实施“千名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1-2个;持续提升医疗急救能力,打造高水平急救网络;探索构建多层次的家庭型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责任单位:市卫健局、市教育局、市医保局)
(四十四)推进“弱有众扶”。新增残疾人就业125人,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10人。稳步提高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探索将社会救助对象扩大到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边缘标准但年收入低于10万元、财产状况符合条件的家庭。2025年,新增慈善组织1家,新增慈善信托50万元。(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残联)
各领域政策牵头单位要根据文件要求,会同财政金融、自然资源、能源、人才等4张要素保障清单牵头单位,抓紧制定深化细化的配套政策文件,按照“政策—模板—案例”的要求梳理政策贯通路径,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及时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责任分解和落地实施。市发改局要牵头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推动新出台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推动与宏观政策取向不一致、有收缩性的存量政策有序废改。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承接落实方案,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确保基层有感、群众获益、企业得利。
本通知明确的各项政策除标明具体实施期限外,均为2025年全年实施有效。国家、省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措施,遵照执行。
上一篇:台州市仙居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意见
栏 目:浙江高企政策
下一篇:嘉兴市海宁市周王庙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周王庙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本文标题:金华市永康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永康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2025版)(征求意见稿)
本文地址:https://www.gqrdw.com/zhejiang/6725.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2-21衢州市常山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 02-20舟山市普陀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 02-19杭州市富阳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富阳区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
- 02-19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
- 02-19嘉兴市海宁市斜桥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斜桥镇支持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
- 02-18嘉兴市海宁市周王庙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周王庙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 02-18金华市永康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永康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2025版)(征求意见稿)
- 02-17台州市仙居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意见
- 02-17金华市义乌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
- 02-13杭州市临安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


阅读排行
- 1衢州市常山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 2舟山市普陀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若干
- 3杭州市富阳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富阳区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
- 4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
- 5嘉兴市海宁市斜桥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斜桥镇支持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
- 6嘉兴市海宁市周王庙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周王庙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 7金华市永康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永康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2025版)(
- 8台州市仙居县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若干意见
- 9金华市义乌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
- 10杭州市临安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征
推荐教程
- 09-06杭州市余杭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余杭区2022产业新政“68”条征求意见稿
- 06-14[废止]2022年杭州市钱塘区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
- 06-11[失效]杭州市萧山区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加快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 05-04杭州市临平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杭州市临平区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 09-06杭州市拱墅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拱墅区关于强化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
- 09-24温州市瓯海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瓯海区科技创新“十条”政策
- 06-30[失效]2022年杭州市萧山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09-12宁波市前湾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宁波前湾新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202
- 04-03杭州市上城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关于进一步深化上城区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意见
- 06-08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宁波市科技惠企政策十条